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

批判、理性、宽容

第七章:“说服”

评注:作为被说服者,我们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说服,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批判的态度去抵制讨厌的说服。同时,我们也需要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新的东西,保持宽容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思考不同的观点(被说服的过程)。

批判和宽容的极端一面是偏执和天真,理性是让我们保持客观的根本方法。对说服过程的了解,可以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会处于偏执的状态,从而对合理信息产生自动的(可能是无意的)排斥。在必要的时候,需要保持这样的理性。

define-syntax的实现

(define-sytax foo 
()
(syntax-rules
((foo a b) (+ (car a) b))
))

(foo '(1 2 3) 3)
;; a -> '(1 2 3)
;; b -> 3

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型。

pattern (foo a b)可以用来生成一个parser,方法如下
parser_syntax_foo = do
parser_left_par
parser_foo
a <- parser_a -- :: Parser Binding
b <- parser_b -- :: Parser Binding
parser_right_par
return $ a ++ b
-- Binding: 用来描述宏替换时宏参数和替换文本之间对应关系
或者可以封装在Monad中:
parser_syntax_foo = do
parser_left_par
parser_foo
parser_a -- :: Parser ()
parser_b -- :: Parser ()
parser_right_par
...
template (+ (car a) b))
用前面得到的参数对应的替换文本进行替换
...
genCode template
...
其中genCode :: Template -> Parser Expr
Binding已经封装在Monad中

pattern可以生成一个parser的表([Parser ()])用mapM_来跑一遍
于是可以写成

parser_syntax_foo :: Pattern -> Template -> Parser Expr
parser_syntax_foo pattern template = do
mapM_ (genParsers pattern)
genCode template
在顶层的Parser里封装了一个宏函数(foo)和对应的Parser之间的绑定关系。
Parser根据实际遇到的调用进行分派

2007年2月9日星期五

K歌,健身(可怜的肩膀...),乒乓

2007年2月8日星期四

上海实习第二天

July 13th, 2006 Thursday Sunny

工作的第二天,继续昨天的setup环境,build、build再build。强烈的感觉到集群编译环境的重要性。编译太慢了,尤其是这种超大的工程,头疼...

开始逐步体会到了大公司里的所谓模块化了(估计说模式化更恰当)。突然开始觉得还是学校好了,可以自由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工作(好事?坏事?)。也许以后进一步熟悉以后会好起来吧。

这里的氛围很不错,大家都很容易相处,manager确实非常nice,大家都直呼其名字,感觉距离近了不少。

今天和manager聊了一会,收获蛮大。听了许多关于这个行业的事情,让我对我要做的工作清晰了不少。

总之,昨天显得太拘束了,今天好很多了:)明天还要继续努力

2007年2月6日星期二

听力过了~~~

总算搞定了该死的听力,呵呵,看来看美剧效果还是很明显的,继续多看美剧。算了算听力分数还不算可以,要不是写错了一个单词...

IC & IC

过去,支撑硅谷运转的是IC(集成电路),现在还有IC(Indian and China,印度和中国) 。

昨天听一个搞IC的人说起,今天刚好又在新周刊的《语录》上看到这句话。

2007年2月5日星期一

上海实习第一天

July 12th, 2006 Wednesday Sunny

第一天正式上班,很多东西都很新鲜。先说说对公司的印象吧。首先“***”这个中文名字感觉怪怪的(还是英文名字比较酷)。 早早就来到公司(其实昨天晚上已经骑车过来探路过了),报道之前在休息室和交大和复旦的两个家伙聊了一会,他们都是做asic的,说起来,我完全不懂-_-|||期间进来几个人,其中一个还是那边某个team的leader,但是一点架子没有,感觉让人轻松不少。

完成手续后,到了公司新的office(后来才知道,其实是临时office),一栋全黑的大楼,很酷。还在装修中,味道实在很难闻。

在办公室见到了我们的头,也是面试我的面试官,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非常nice,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上司吧。

接下来是setup工作环境,这一步非常的烦人,好多东西要down下来,等了一天了:(到了晚上7点,抗不住了,明天再来看看吧,希望能跑起来。

同事们都还是非常热心的,感觉非常的不错,刚开始的不自在很快就消失了。要加油了。不过在头面前还是有些拘束的,这一点要改进。

2006.7 上海

实习日记

从今天开始开始发我的实习日记,这段时间算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的经历,我的职业道路可能就因此而改变。学到了许多东西;无论做人,做事,还是做技术,对我来说都是重大的提升。重新回顾这段经历,好让我更好的反省我的日常工作的做法,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。

以主线情节为主,略过不重要事件;以感悟为主,略过具体事件。所有出现的人都用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代替。

文笔不好,很多都是流水帐-_-|||

自我实现预言(self-fullfilling prophecies)

如果我们的观念引导我们做出证实我们观念的行动时,这就成了自我实现预言。

比如:对对方的敌意的判断会导致我们的敌意举动,从而引发对方的敌意行为,进而验证我们的信念;伴侣理想化对方时会更容易保持亲密的关系...

注:宽容,真诚,互相尊重

行为确认(behavioral confirmation):一旦形成错误的社会信念,就可能会引发他人做出某些行为反应以支持这种信念,这种现象叫做行为确认。

注:加上验证性偏见的影响,这种信念会进一步加强...如此形成恶性循环


对自己信念的自我实现,人们通常会实现对自我行动的预测

2007年2月1日星期四

自我妨碍(self-handicapping)

人们会通过给自己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的成功,这并不是为了破坏自我,恰恰是为了保护自我。

在此基础上,我们可以通过为将失败归因于一些外在的因素,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尊(self-esteem)

Berglas & Jones, 1978年的试验
Drug choice as a self-handicapp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

注释:
这个结论确实很有意思,仔细想想,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。潜意识里确实有这样的想法,与其付出努力而失败,不如不作为。“破罐子破摔”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这个来进行解释。

在行动中获得快乐

如果良好的自我感觉是我们的目标...更加倾向于在压力下追求成功,而不是仅仅在行动中获得快乐。时间久了,如此寻求自尊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能力、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深层次需求...

注释:
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他(她)想要的成功,但是每个人都能付出努力。成功是暂时的,但是每个人可以付出的努力确实长久的。享受行动本身带来的快乐,才会真正的感到快乐。